长沙新港专用铁路通车两周年 247万吨货运量书写铁水联运答卷

时间:2025-08-08 17:41:41来源:中国交通报
分享到

长沙新港铁路专线“新港1号”内燃机车载货进港

7 月 31 日,一声悠长的汽笛划破长空,"新港 1 号" 内燃机车缓缓驶入湖南省城陵矶港口集团长沙新港。这一天,作为省会首条疏港铁路的长沙新港专用铁路,迎来通车运营两周年的重要时刻。两年来,这条钢铁动脉累计转运钢材、矿石、煤炭等各类货物达 247.1 万吨,用亮眼数据勾勒出清晰的成长轨迹:首年完成 30.1 万吨,次年便跃升至 145 万吨,今年 1 至 7 月已实现到发量 72 万吨,接发车 12159 节,交出一份含金量十足的 "成长答卷"。

全长 4.48 公里的长沙新港专用铁路,是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项目,总投资 5.45 亿元,设计时速 40 公里。它北起长沙北站粮食专用线,南抵长沙新港码头,如一条精准的纽带,彻底打通了铁水联运的 "最后一公里"。这条铁路的投用,不仅让港口从传统 "收发港" 华丽升级为 "中转港",更将经济腹地成功延伸至华北、华南及西南地区,其远期年货运能力可达 418 万吨,为区域物流格局重塑注入强劲动力。

"铁路开通后,企业物流成本每吨降低 50 元,年节省费用超 3000 万元。" 港口负责人算了一笔实实在在的 "效益账"。依托 1.2 万平方米的铁路中转室内库,港口实现了高附加值货物全天候装卸;叠加水运大运量、低能耗的天然优势,这里已形成成熟的 "水铁公" 多式联运体系。如今,钢材、矿石、煤炭等货物通过专用铁路快速集散,为湖南本土产业发展提供着高效稳定的物流支撑,成为实体经济的 "后勤保障线"。

站在两周年的新起点,长沙新港正锚定两大发展机遇擘画未来。一方面,在城陵矶港口集团统筹下推进港口区域一体化运营,通过统一调度资源、优化水运物流服务,持续提升区域港口群协同效率;另一方面,加快推进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,3000 吨级船闸工程将进一步释放 "黄金水道" 的通航潜力。

"两方面发力将形成叠加效应,持续强化铁路专用线的服务功能。" 业内人士分析,这不仅能助力降低区域综合物流成本、优化物流结构,更将为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书写崭新篇章,让这条贯通南北的物流通道,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pub.zgjtb.com/jtqg/template/displayTemplate/news/newsDetail/5071/477843.html?xyt=1754643623374

责编:陈南松

来源:中国交通报